2022年,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,超额全年目标任务!

十一的头像 十一   2023-01-31
10点赞 0评论

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1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2年,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,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目标任务。去年以来,受多重因素影响,我国就业形势出现一些波动,但随着稳经济政策措施的落地,各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。

  

近年来,党中央始终将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、民心工程、根基工程,实施就业优先战略,不断扩大就业规模、优化就业结构、提高就业质量,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,要“强化就业优先政策,健全就业促进机制,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”。这为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指明了前进目标,提供了根本遵循。笔者认为,要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就业目标,首要任务是准确理解新时代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丰富内涵。

  

首先,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应统筹协调就业规模与就业质量。我国人口规模巨大,就业人口总量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维持高位,劳动力总体供大于求。但进一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,并非单纯以“量”取胜,需统筹考量就业质量。

  

一是要坚持以扩大就业规模为基础,优先解决“有没有”的问题。我国每年新增就业人口超千万,尤其受疫情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影响,就业面临较大压力,青年群体调查失业率持续较高。党的二十大报告聚焦就业重点群体和就业困难群体,提出通过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,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,着力帮助他们“有工作”。

  

二是要以提升就业质量为目标,逐步解决“好不好”的问题。从宏观政策角度看,要打破体制机制壁垒,构建更加开放、公平的就业政策体系。从微观的人力资本角度看,要加大职业培训的投入力度,建立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,帮助劳动者掌握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职业技能。

  

三是统筹“规模”与“质量”,构建从“有”到“好”的长效机制。我国就业管理的实践表明,就业规模扩大并不必然促进就业质量提升。实践中,由于没有很好地统筹协调规模与质量,一些行业的就业规模虽不断扩张,但其职业稳定性弱、工作时间长、劳动保障差,就业质量相对较低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,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,就是要通过规范发展,强化不同就业形态法律适用性及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公平性,更好地统筹就业规模和就业质量。

  

其次,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应兼顾个体权益与社会利益。一是要充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。不断完善个体自治、团体自治以及国家强制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,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,营造平等的就业环境,保障劳动者的自主择业权和公平就业权。促进数字经济发展,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,补齐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短板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,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,实现应保尽保;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,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。

  

二是要促进社会和谐。一方面,为防范化解劳动争议风险,应坚持源头治理,通过不断提高就业质量、强化劳动者权益保障来降低劳动争议的风险及数量,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。另一方面,高质量充分就业能够使劳动者获得更高水平的稳定收入,这将有助于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,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,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。同时,高质量充分就业将提高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参保缴费率及连续性,增强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性,有助于织密扎牢社会安全网。

  

此外,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应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相互支撑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。一方面,人才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性、战略性支撑,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。要以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吸引、培育人才,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。另一方面,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将创造更多高质量充分就业机会。要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,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,建设以创新为动力、以新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为劳动者提供更大规模、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。


本文来源:工人日报,如有侵权、请联系小编删除。

私人订制
相关推荐
热门评论
加载中
人家也是有底线的~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×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
长按二维码,发送给朋友

或保存至手机,分享到朋友圈

写下您的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