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职业本科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新模式,是一个新鲜事物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认为,职业本科发展时间较短、制度积累不够,与其相匹配的政策制度体系尚未完全形成。
陈子季也表示,职业本科教育“是什么”“怎么办”“办成什么样”是职教战线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。
2021年10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指出,到2025年,“办学格局更加优化,办学条件大幅改善,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%,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质量显著提高”。
目前,我国职业本科学校现有32所,其中民办22所、公办10所,2021年招生4.1万人、在校生数量12.9万人。职业本科学校数占高职(专科)学校总数的比例仅2.15%;招生规模占比仅0.74%。“离‘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%’的要求相差较远。”许玲认为,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数量较少,对职业本科教育的经费及政策投入亟需加强。
2019年12月10日,教育部、财政部公布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(“双高计划”)建设单位名单。首批“双高计划”建设名单共计197所,其中高水平学校建设高校56所,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高校141所。
“明确‘双高学校’升本是发展职业本科的主旋律,即‘双高学校’升格和举办职业本科专业是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主渠道。”郑亚莉认为,这批学校办学基础良好、实力雄厚,类型特色鲜明,能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。
陈子季表示,会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“双高计划”建设单位独立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,支持符合产教深度融合、办学特色鲜明、培养质量较高的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,升级部分专科专业,试办职业本科教育。
他还表示:目前全国专升本的比例已达20%,下一步力争让更多职业学校毕业生接受高质量的职业本科教育。
“目前,职业本科教育尚处于发展初期,其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名称,与普通本科专业名称不一致,专业也未纳入相应目录,导致职业本科毕业生在公务员考试、事业编制考试报名时,专业不吻合资格审核不通过。”
全国人大代表、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工程技术实训中心主任王红军建议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、教育部等应尽快将职业本科专业纳入“考公”“考编”目录。
该文为转载中国青年报,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
10 赞
0评论
去分享